紅蘿蔔真是佳餚良伴,可以變化各種料理,做咖哩、燉牛肉、豬梅花滷肉,最方便的是還可以煮出甘甜又營養的蔬菜湯。常用食材包括高麗菜、小魚乾、珠貝、洋蔥、紅蘿蔔、牛番茄,通通放進去滾,無腦煮就對啦!
- Oct 03 Sat 2020 15:45
營養美味的簡易蔬菜湯
- Oct 03 Sat 2020 15:25
剩食料理:牛排炒飯、炸雞沙拉
因為每天都自備早餐帶去公司,有時還會帶午餐,經常隨身攜帶的不是Pockeat矽膠餐袋、IKEA摺疊餐盒,就是樂扣玻璃保鮮盒,如果晚餐外食就會順手將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家。關於打包剩食我個人覺得是相當好的行為,因為不只是減塑少垃圾叫做環保,減少廚餘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環保行為。不過剩食頂多再吃一餐,儘管放冰箱保存也真的也不能久放,同時也要考慮剩食如何烹調才能變換不同口味而不至於吃到膩呢?這也是一大學問。
某天吃西堤剩下了幾塊牛排肉,另一餐還有兩塊拿坡里炸雞,於是把牛肉雞肉剪一剪,變化一番後就變成了香辣帶勁的青椒牛排炒飯、還有蔬菜滿滿的炸雞沙拉啦!能夠不浪費食物又能再次享用美味飽餐一頓,真是令人愉悅又滿足的日常。
牛排炒飯:青椒(或甜椒)、醬油、烏醋、紅糖、蒜頭
炸雞沙拉:美乃滋、黃芥末醬、花椰菜、番茄、洋蔥、蘿美生菜、巴薩米克醋
- May 04 Mon 2020 10:34
生活風格:布置/選物分享
有別於「收納」機能方面的概念,這篇想要紀錄分享在生活風格營造上的心得。我始終覺得,極簡主義之所以進不了我目前的生活,正是因為我仍需要這些點點滴滴來滋潤日常,對我來說,「美感」、「舒適」的療癒效果絕對是起居環境的首要條件,因為家是讓自己放鬆的地方,絕不能委屈。如何在不要增加額外過多清潔整理工作的前提下、又能營造真正讓自己享受的空間,顯得格外重要。曾在《積存時間的生活》等書中發現年長者,經常透過主動思考如何讓生活更便利,讓自己腦筋和身體靈活運作;非常認同這樣的積極想法,因為我認知的生活是動態變化的有機體,隨著時間更迭、生命狀態的變化,需求有所不同,環境也應該跟著改變,而不是不假思索地一味遷就空間物理限制。(延伸閱讀:簡單生活,整理收納訣竅)
你只有偶爾外出度假才能在飯店享受放鬆的感覺嗎?蝸居生活讓自己時常喘不過氣嗎?試試看為自己做些改變吧!本篇不定期更新。
善用照明營造空間區隔與氛圍
喜歡起居空間內以溫暖黃光為主,但閱讀用途的書桌區域就必須是白光才不會顯得昏昏欲睡,同一區域不喜歡混用不同顏色的光源。由於我經常在夜裡到室外陽台曬衣、澆花,偏偏老舊的燈泡亮度不足時常困擾我,而在無法改變線路、沒有插座也不能鑿牆的限制下,我買了太陽能式的感應LED燈,瞬間變身豪宅fu!而室內夜燈的部分比起選用功能單一傳統小夜燈,我覺得多段遙控線燈更有氣氛,可以纏繞在鏡子周圍(像後台化妝鏡一樣),也可以整球放在液晶螢幕/電視後方,還可以纏繞在植物棚架上,效果都很棒喔。
- Apr 17 Fri 2020 15:31
五分鐘能做什麼?運用瑣碎時間,點子大集合!
作為兢兢業業的上班族,每天總有些零碎時間可以運用——等捷運或搭車的時候、等開會的空檔(或者會議中放空的時候XD)、煮飯吃飯的時候、上廁所的時候、吹頭髮的時候......,有段時期我的單趟通勤時間需要1.5個小時,真的是相當厭世!現在雖然降為50分鐘,但有時仍然覺得煩躁難耐(尤其沒有座位的時候)T___T 既然眼下沒辦法立即轉換工作型態,我只好從改變心態和做法開始:
通勤50min = 10min走路運動(住家-捷運站) + 30min閱讀/冥想調息/按摩穴位(捷運車程) + 10min走路運動(捷運站-公司)
說真的,調整心態之後,不再覺得通勤時間很浪費生命,或者除了疲憊之外沒有任何意義,反而覺得能夠喘息一下也不錯。以下分享個人的小習慣提供參考,以平常從事的頻率區分:⚪很少/🟡偶爾/🔴頻繁,不定期更新,畢竟習慣是會隨著環境&需要而改變的,沒有絕對好壞,也許你有更不一樣的點子也可以與我分享。
--------- 以下是🔴頻繁 ---------
🔴 構思菜單,下訂生鮮外送
- Apr 15 Wed 2020 10:36
recolte日本麗克特fete調理鍋:煮米飯也沒問題
自從把鍋具從鍋寶換成了recolte,至今大約半年的時間,目前使用都相當得心應手,只是很擔心美美的飽和紅色外漆脫落,所以清洗都十分注意、避免磕碰。關於鍋子的心得可以看這篇,主要是以前我只有使用過電子鍋&大同電鍋煮過米飯,甚至電鍋水量抓不好也容易失敗,這回首度嚐試使用recolte調理鍋來煮米飯,沒想到大成功!在此之前,我經常向自助餐、小吃店家直接買白飯,卻經常吃閉門羹——可能是因為只賣白飯效益不高吧,包便當菜、煮成其他料理更有賺頭。使用這款調理鍋煮白米飯大約費時半小時,白米的話不需事先浸泡,若為五穀米則須先泡水3-4小時,另因為陶瓷鍋的特性也不易沾鍋焦鍋,覺得特別好用,這樣就不用另外買專用的電子飯鍋啦,大家不妨一試。
- 湯鍋盛米,清洗兩回後倒掉濁米水,倒入冷開水,水的高度需超出白米水面,大約0.7-1節小拇指(就是小拇指最後一節插進水裡啦)
- 轉到3大火煮沸冒泡後(鍋蓋噗噗噗甚至湧出來),快速掀蓋加一小杯約50cc冷水
- 轉到2中火,約10分鐘
- 轉到1小火直到最後
以上所有步驟總計約30分鐘,為求保險我會再多燜5分鐘,最後小火掀蓋嘗一口確認看看,若米心沒透就再加一點點水繼續燜囉。